“挑战杯”播下创新创业种子 10万余名学生参与
来源:大众日报
5月26日,第13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山东大学开赛。济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天宇,带着他的参赛项目来到赛场。他的创新发明“汽车门式安全带”,是一种强制性安全带,在司机关上车门时,安全带将自动为其系好。与手动安全带相比,省去了很多麻烦。刘天宇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专利,并有企业感兴趣,等大赛结束将商定收购事宜。
团省委学校部负责人刘晓璐介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内容包括科技发明、学科论文、社会调研报告三类;另一个是创业计划竞赛,主要是创业项目。本届“挑战杯”竞赛参赛学生规模创历史之最。从最初的全国19所高校发起,到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给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就像一个有钢琴天赋的人,如果不给他钢琴练习,他就永远不能成为钢琴家。”济南大学团委副书记、参赛负责人刘晨光说,“挑战杯”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取得几块金牌,而是给学生一个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给予学生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山东财经大学“华丰源创业团队”是在2012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的团队。他们依托“野生熊蜂工厂化繁育及授粉应用技术”,实现熊蜂的商品化养殖,用于反季节大棚内瓜果蔬菜的授粉环节,解决了目前因激素点花带来的激素残留、果蔬品质差等问题。该创业团队于今年3月成立山东丰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指导教师窦大海为董事长,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功吸引风投资金600余万元,目前运营良好。
“通过‘挑战杯’这一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山东财经大学团委副书记刘奇耀说。
目前,“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2010年以来,山东每年都有60多所高校的10万余名学生参与到“挑战杯”校级竞赛,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
“挑战杯”大赛汇集了众多大学生精英的科技创新,但据了解,这些创新成果转换落地率并不高。究其缘由,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缺少风险分析、运营管理、市场验证等环节,也就意味着前景未卜;同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和生产链,大学生的创意和专利未必能与企业的需求相配套。
此外,孵化机构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参赛学生希望有更多机构帮助大学生作试验和推广,实现作品与产品的落地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