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济南人:寒夜里他和母亲守着麻辣烫摊
来源: 生活日报
济南市银座商城西侧通往佛山苑的街道上灯火通明,二十多个小吃摊一字摆开。50岁的宗秀芝和她的儿子刘鹏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经营的是一个麻辣烫摊。
[b] >> 冬夜里忙活着一个麻辣烫摊[/b]
经过烤肉串、臭豆腐、烤鱿鱼、小炒等摊位,才寻到最里面的麻辣烫小摊。红色的招牌不算醒目,人来人往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错过。此时,刘鹏和母亲正在摊前忙碌着。
丸子、豆腐、粉丝、蘑菇、茼蒿、素鸡,一串并不多,好在7毛一串,价格便宜,颇受欢迎。锅分两种,一种辣的,辣得让人感觉嘴里像着了火;一种不辣,清淡更能保留食材的原味。麻酱、甜面酱和辣椒酱摆在一边,多少由自己来加。最受欢迎的还是麻酱,刘鹏说一晚上能用掉一大桶。
白色的蒸汽在锅上翻滚,下夜班的人一身疲惫。浓郁的香气,热腾腾的串,再来口滚烫的大骨汤,便解去了一身困乏。驻足在一锅美食前,你会选什么作为今晚的宵夜呢?挑取几串,放在盘中,抹上酱,坐到一边便可以大快朵颐了。桌子只有4张,已经坐满。人们更喜欢站着,喜欢从锅里挑出一串送进嘴里热乎乎的感觉,这时眼睛还望着锅里,想下一串要吃什么呢。
[b] >> 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b]
刘鹏母子来此摆摊已经两年时间了,原先他们在老家济阳。
记者之前一直叫刘鹏为大哥,后来才发现他比记者还小。黑黝黝的皮肤和长时间在外闯荡磨炼的性格,让人感觉他并不像是“80后”。
刘鹏说,他17岁出来工作,干过的行业差不多有四五十种,从大连到广东,8年的人生都是在异乡度过。后来,他在武汉认识了一个人,学会了做麻辣烫,一直在外飘荡的他想起了回家。
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制,他把母亲从家里叫过来帮忙。他去菜市场选辣椒,一家家尝过去,最后舌头都没有感觉了。
早上8点,刘鹏起床熬上牛骨,然后开车去七里堡进货。10点,菜已经洗干净,开始用竹签穿菜。用刘鹏的话讲,穿菜是一个简单、无聊、耗时间的活。
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他们在北园摆摊,晚上10点左右便赶到银座附近,在这里他们一般要干到凌晨3点多。“现在天冷了,电动车电瓶里的电就不够用,已经不去北园了。”刘鹏说。
刘鹏一直缺觉,回到家收拾完已经四五点钟,能睡的时间不长,白天还能打一会盹,一算每天也就是睡五六个小时。
“下雨可以休息吧?”记者问。
“是啊。”刘鹏叹了一口气。
[b] >> 母子两人都说过得很幸福[/b]
宗秀芝和刘鹏并不知道央视“什么是幸福”的节目。他们住的地方是一间平房,月租500元,没有电视,也没时间看电视。
“你幸福吗?”记者问了他们这个问题。
刘鹏说,怎么不幸福!幸福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充满希望。说到遗憾,刘鹏说以前太能折腾,在哪里呆的时间都不长,错过很多好机会,要是在一个行业能靠住,肯定会比现在强。
宗秀芝还在屋里穿着鱼豆腐,她说自己有儿有女有奔头,身体挺好,就感觉挺幸福的。
“有什么遗憾吗?”
“没有。”她停下手中的工作,想了一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