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名初一学生去到田间地头 城里孩子做一回农家少年
来源:长沙晚报 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阳淼 实习生 刘珊
许多城市小孩从未踏进过农田,明德天心中学的学生们卷起裤管,下田插秧,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农田也成了他们研究学习的课堂。
这是一个没有课本、没有讲台、没有黑板的课堂。虽然告别了正襟端坐、远离了语数外,但下塘摸鱼、农田插秧,甚至是摆满浏阳蒸菜的饭桌,都与学习和研究相关。近日,明德天心中学近900名初一学生在浏阳松山屋场或攸县罗家坪经历了别样的课堂体验。
四天时间里,孩子们从书山题海到广阔的田间地头,让“学农”的亲身实践和“研学”的钻研思考在“做一回农家少年”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农事体验 突破自我
学生爱上“行走的课堂”
在攸县罗家坪,学生们第一天就体验了一项颇具特色的农家活动——下塘捉鱼。面对混浊的鱼塘,这些来自城市的孩子们有点傻眼了。直到看到带队老师们撸起袖子和裤腿,欢快地跳进淤泥里,学生们才抛开拘束,一个个跟着下塘捉鱼。
“哇,捉到鱼啦!”学生们在学农实践中收获着满满的快乐。长沙晚报通讯员 彭松摄
1602班的李同学,平时在班级里是个不太起眼的学生,但在抓鱼的时候,却能盯紧目标、看准时机、发动袭击,第一个抓到了鱼,让所有师生刮目相看。“放下矜持,把握机会。”小李同学在当晚的研学记录里写下了这八个字。1621班的吴姝雯在抓鱼之后的心得中也写道:“虽说弄得脏兮兮地回到房子,但我却体会到了不少东西:第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灰心,也许成功就在下一秒;第二,活动并不在于谁抓鱼抓得多,而在于你是否克服了心理障碍,得到了收获。”
除了下塘捉鱼,学生们还赶着大水牛耕地,在小树林里追着土鸡跑,去田间插秧、到菜园摘菜;晚上,他们还在农户的指导下做蒿子粑粑、糖油粑粑……这些真实的农家体验让孩子们尽情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农活之外,两个实践基地分别安排了翻越胜利墙、穿越火线、极限报数、竹筏比赛等团队拓展,以及祭孔子、学家风、做稻草人等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活动,大大丰富了课堂内涵。
一切都让人看到了尝试中的成长。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在活动中打开心扉、突破自我的学生越来越多。1601班那个做事毛躁的小伙子,竟然将行李整理得井井有条;平时在家几乎没进过厨房的孩子们忙着端菜、抢着洗碗,俨然变身居家小能手;1611班和1619班两个书生意气的男孩剖起鱼来一点也不马虎,手起刀落,非常有范……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过犹豫甚至害怕,但最终大家都战胜了自我,展现出了平时没有让人发现的闪光点。”明德天心中学教育处杨芳主任在这些内向沉默的学生的研学记录本上,留下了歌德的一句话:“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尝试以后才知道。”
贴近大地 深度学习 师生学会思考与分析
从鱼塘里抓到鱼其实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出认鱼、剖鱼、做鱼、吃鱼的研究学习线索。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只是把鱼捉上来就完成了,后来才发现我们要区分捉到的鱼是什么种类,要亲自动手去解剖,认清鱼的内部结构。”学生任盈盈告诉记者,捉鱼成为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