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暑假:无人照顾无奈补习 很想出去玩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孟伟阳 姜东良
整个下午,有的学生一直都在认真学习,有的却始终心不在焉,有的甚至一下午要上五六次厕所。孩子们说:我想补习,但我也想放假出去玩儿
参加补习班的孩子正在午休
暑期到来,昝秀萍不得不再次陷入进退两难。要不要在假期给农村留守儿童补习,这个问题每年都会让她头疼。
昝秀萍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寨镇尹庄村一位年近50岁的农民。2003年,她拿出全部积蓄,在当地建起了3层教学楼,并成立了德州市第一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宏禹学校。如今,宏禹学校开设了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课程,学生规模近360人。
7月5日,宏禹学校正式放暑假,但孩子们并没有完全离去。目前已经有40名学生参加了学校的补习班,其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应该会有更多的学生回来补习……
补习跟平常上课不一样
7月11日中午,天空下着小雨,记者来到宏禹学校时正赶上午休。在教学楼二楼楼梯西侧的一间教室里,有3个学生正在看书学习,两个正在玩跳棋游戏。与此同时,有3个学生在隔壁的一间教室里睡觉。
孩子们睡觉的教室是假期补课的临时宿舍,在这里没有床铺,只有地铺。30多个地铺占满了整个教室的地面,每个铺位上有一张凉席。
此时,整个校园十分安静。如果从外面看,很多人会认为学校里已经放假没有人。
然而,这种状态在下午两点左右被打破,学生陆陆续续进入校门,家长在简单关照后离开,这种场景让人很熟悉。下午两点半左右,老师赵春燕走进教室开始上课。
“由于目前只有40多个学生补习,所以学校只开了一间教室,一到五年级的孩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前两周是帮助孩子完成暑假作业。”赵春燕说。
在这个课堂上,老师几乎不讲课,学生们大部分都在写暑假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可以随时打报告,赵春燕会走过去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整个下午,有的学生一直都在认真学习,有的却始终心不在焉,有的甚至一下午要上五六次厕所。赵春燕对于这些都看在眼里,却不严加管束,在她看来,孩子们的假期补习不应该跟平时上课一样。
其实,来学校补习的孩子也不是全部都在教室里学习,今年8岁的杨慧敏整个下午都在一楼的手工教室里做一个叫“卡纸”的手工游戏。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她的暑假作业已经做完。
杨慧敏家在附近的大杨村。父母离异后,她跟了父亲,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她与爷爷一起生活。记者注意到,这天她身上穿了一件漂亮的红白相间的连衣裙,是妈妈看望她时给她买的,但上次什么时候见的妈妈她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是一个星期六。
“我一个月见爸爸一次,每次他都给我带最喜欢的饼干。”整个下午,杨慧敏都玩得不亦乐乎。
“我想来学校补习,但我更想让爸爸带着全家出去旅游,去哪里都行。”杨慧敏告诉记者。
多数学生想放假去玩儿
“想放假,想出去玩儿”,这不是杨慧敏一个人的心声。
吴浩今年7岁,即将升入二年级的他是一个十分有礼貌的孩子。吴浩的家在任庄,爸爸在济南做沙发包装,妈妈在附近油坊村的一个家庭作坊里打工。与杨慧敏相比,吴浩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在早晨和晚上见到自己的妈妈。在假期补习期间,每天都是她的姐姐吴琼骑车接送。
当被问及暑假里想做什么时,吴浩说:“我想看《熊出没》这个动画片,我喜欢里面的熊大、熊二。我还想打乒乓球,想到邻居哥哥家里玩电脑,想让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儿。”
虽然有这么多想法,但吴浩在补习班里还是十分认真的。据老师赵春燕介绍,吴浩是目前补习班里最遵守纪律、最刻苦学习的男生。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个孩子里,大部分都表示想补习,但也想放假去玩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孩子眼里,放假并不意味着去玩儿。家住任庄的任志超告诉记者,她想补习,也想去玩,但不想放假。
任志超的妈妈邵美英告诉记者,志超的爸爸目前在烟台打工,每年只是在“过麦”、“过秋”、“过年”这三个时节回家看看,志超的奶奶身体不好,除了种好家里的9亩地,她还要腾出时间照顾刚满五个月大的儿子。
如此一来,任志超为什么不想放假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对她而言,放假就意味着要帮妈妈照顾自己的弟弟、要分担家务。
或许,对任志超来说,暑假在学校里补习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了。不能否认的是,同其他孩子一样,任志超也想在假期里去玩。
因为想玩儿,有些学生会不想补习,并表现得相当明显。
记者观察到,在教室后排,尹毅国和秦玉彬两个人就十分“活跃”,说悄悄话、笑出声来、挑逗旁边的同学。因为太“张扬”,这两个人偶尔也会被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打小报告”。
尤其是尹毅国,在记者坐到他旁边的位置期间,曾多次要求给他拍照,还主动给记者看他写的日记。
尹毅国偷偷告诉记者,他不想补习,想去钓鱼、游泳,前几天天热的时候他还去附近的河沟里游泳。当被问及知不知道下河游泳的危险时,他把目光投到教室外面没有说话。
家长支持不仅因为安全
事实上,每到暑假来临,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总会引起关注,可每次假期总会有“学生溺亡”的消息见诸报端。
据昝秀萍介绍,7月10日,德州市教育局召开“暑期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会”,通报了德州全市范围内,从6月20日到7月8日,共发生学生溺水死亡事件6起、死亡21人。
参加完这个会以后,昝秀萍心里并不好受,她担心这种事情有可能发生在自己学校的学生身上。她的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记者在宏禹学校观察,发现该学校以北不远处就有一条1米深的人工河,再往北2.5公里是徒骇河,徒骇河河面宽阔,水很深,岸边有养鱼的网箱和停泊的小船。除此之外,学校附近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坑。
昝秀萍告诉记者:“暑假里农村孩子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下水游泳和交通车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看管,这种隐患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更加危险。”
庆幸的是,自暑假以来,昝秀萍还没有接到过一起宏禹学校的学生发生危险的通告。在她看来,这多少要归功于学校开设的补习班。
对于开设补习班,受访家长们的看法也是空前一致,都表示赞成,认为孩子的安全能够有保障。此外,孩子的生活也能得到照应。
7月12日,记者来到贾楼村时已经是晚上7点,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北头学生高丽华的家。记者进门时看到,年仅8岁的她正在做饭,一旁的奶奶居然是打下手的。
奶奶张玉贵告诉记者,家里条件不好,孩子没有妈妈,爸爸在房寺镇的一家豆沙厂打工,高丽华很小就学会做饭,衣服都是自己洗。
张玉贵说:“农村的孩子不读课本,就得砸土坷垃种地。”她表示,高丽华能够上补习班学习,才能不落后,才能赶得上城里的孩子。
与张玉贵有同样想法的家长并不在少数。记者随后打电话采访了几名外出打工的家长,他们的想法与家里的老人不谋而合,对于昝秀萍校长开办补习班都表示感激。
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这让昝秀萍心宽了许多。然而她需要面对的,也不仅是学生和家长。
托管留守儿童引非议
早在去年暑假,昝秀萍就在宏禹学校开设了补习班,规模达到了230人。目前回来补习的学生只有40来人,是因为很多留守的学生去父母打工的地方了,按照经验,再过两周等学生陆陆续续回来,应该会跟去年的规模相当。
去年补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昝秀萍记忆犹新。
“当时开了五个班,有两个年级的在一起上课。学生下课期间上厕所的时候发生了‘跑涌’的事情,因为厕所门口太挤,学生邵洪伟碰伤了腿,邵常伟把手摔骨折了。当天,双方的家长态度都比较平和。邵常伟的妈妈对我说,‘这没啥,在学校磕着、碰着总比在外面淹死、撞死强’。”昝秀萍说
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禹城市分管教育的领导就带队来学校检查,对昝秀萍在暑期开补习班一通数落。昝秀萍当场就把邵常伟妈妈的话说给领导听。此事后来也不了了之。
鉴于去年发生的这件事,昝秀萍要求补习期间,孩子们去上厕所要由老师带队。
“在暑假给农村的孩子开班补习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与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另一方面,家长的开班要求与国家的禁止规定两者始终难以调和。对我个人而言,有人则说我借‘托管留守儿童’的名义,违规开设补习班牟利。”
记者了解到,宏禹学校去年补习班的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名学生105元。许多学生家长表示,这个费用并不高。另外,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暑期补习是免补习费用的。
与昝秀萍想法类似的还有菏泽定陶县的刘传玺,他也在当地办了所留守儿童学校,并在暑期开班。不同的是,昝秀萍的学校是补习两个月,而刘传玺的学校是放一个月假,上一个月课。
“客观地讲,补习的学生里也有一部分并非留守儿童。但去年有很多学生家长是央求着我们接收学生的。”昝秀萍说。对于种种非议,她并不介意。因为在她看来,补习班的出发点绝对是为了托管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