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80后小伙误打误撞成创客 民房里研发出国标
来源:青岛日报/青报网 作者:周 伟 通讯员 张晓武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如果不是有人带领,很难找到位于城阳古庙村的这处民房;不是事先了解,很难相信这满院堆积的“破铜废铁”还有如此高的价值;不是经人介绍,很难认出这样一位从事数控机床及工业自动化的“民间高手”。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地方,80后小伙王东以一颗不服输、不将就的心,默默的坚持了三年多,最终研发出“国内唯一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可媲美德国、瑞士两国行业最高水平的数控周边磨产品”。
误打误撞去创业
曾经在青岛的几家机械厂工作多年的王东,拥有所有理工科技术男腼腆内向的特质,但是谈起产品和创业经历却瞬间开启了“话匣”模式。“数控机床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在高端产品方面仍面临着竞争力不强的局面,”王东说道,“几年前,在给客户修理设备的过程中发现客户生产的产品与国外的同类产品价格相差十多倍,而制约其客户产品瓶颈的就是没有好的加工设备,国外的设备一台就要三四百万起,其售后服务及配件费用比较昂贵,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于是,凭着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工作经验以及一颗敢拼的心,王东开始着手研究可转位刀片数控周边磨床,“这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自己单干差不多也是误打误撞,如果能够成功,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可以上一个档次。”那时的王东,完全没有考虑多久能研发出来,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多久能够见到利润这些普通创业者都会考虑的问题,做出好产品是他最初的出发点,也让他一不小心走在潮流的前面成了一名“创客”。
结婚彩礼钱用做研发资金
“进门看见的那些“破铜废铁”都是搞研发的经济支柱。”说起来,王东有些无奈。和大多数刚起步的创业者一样,王东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一开始王东拿出自己几年的积蓄以及向亲戚朋友筹借的30万元起步,但是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不断投入、成果的未知性,王东唯一的创业合作人也在四个月后,不堪压力放弃了项目的研发。于是,王东就靠不断给企业维修、改造设备,换取资金投入研发。
2013年初,王东结婚了,为了省钱,婚礼办得很简单,原因就是王东把父母给的结婚彩礼钱大部分又投入了周边磨的研发。“自己这个老公很不称职没给自己的爱人一个像样的婚礼,自己这个老爸当得也很不称职,儿子的奶粉钱经常也没有着落。”回想起来,王东还是有些自责。
那几年,王东几乎吃住在厂房里,画草图,到旧货市场买材料,加工零件,反复的拆装改装结构,查阅国内外设备的产品资料,请教行业里的专家学者。研发期间有一位有意向购买设备的企业老板带着行业内的一个老专家过来看设备研发的进度,老专家看了看满地的零件,又看了看这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直摇头。“小伙子不要再研发下去了,这个项目在有几个风投做了好多年,但最后都无果而终,你的资金跟技术都跟不上,不要继续做无谓的投入了。”听完老专家的话,王东也陷入深深的沉思中,“如果现在放弃那就意味着研发失败,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和资金将付之东流,对家人和一直对自己支持的朋友无法交代,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继续下去就有希望。”
历时近三年,王东真的研发成功了第一代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床,并且产品规格达到相关国际标准,当老专家再次来的时候也伸出了大拇指,设备交付客户使用后,也得到客户及行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
创客的本心就是做更多更好的产品
“只有经历过创业的人才知道创业的艰辛”,这句话王东时常提起。吃过了创业初期的苦,如今,王东的状态是一个订单接一个订单,他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青岛博朗公斯通智能科技公司,以扩大业务。
不断学习国外尖端技术的同时也在引进人才,目前有多名曾在北京发那克系统以及德国西门子系统工作多年的系统工程师作为核心研发人员,他们共同参与到第二代、第三代可转位刀片数控周边磨床的研发。刚刚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可转位数控周边磨床,已经收到了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多件订单。
但是王东他们却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回访调查,研究资料,开始进行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发。 “从创意到产品的过程非常的不易,需要巨大的人力、精力、资金;从产品到创业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坎,‘创客’火了,但怎样才能创业成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做更多更好的产品,才是一个创客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