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冠华和邢振说,他们这么做只是想为那些无法适应现代都市社会的人探索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东部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绿色植物掩映着一处不起眼的住所,一对年轻夫妇在这里开展一场自给自足的实验已有大约五年时间了。
唐冠华今年 26 岁,家里开着一间设计公司。在位于东部沿海的山东省的崂山,他和今年31 岁、曾任证券经理人的妻子邢振凭借他们二人自己的力量生活着。这里从穿的鞋到用的电,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唐冠华坐在他花了两年多用竹子、岩石和泥土建造起来的小屋里。
这对夫妇穿着他们自己缝制的衣服,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储物架,上面堆满了一瓶瓶自家酿造的醋和一罐罐通过蒸发海水收集来的盐。他们还指给我们看了一个倚在墙上的巨大装置。他们用绳子把竹子绑在一起,制造出了这个奇妙的织布装置。激发唐冠华夫妇如此生活的灵感来源之一是约翰·塞莫尔(John Seymour)。这个英国人在半个世纪以前发起了一项运动,提倡自己自足的生活方式。
但他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容易。

这间小屋是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实验的一部分。
唐冠华在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蓬勃的港口城市青岛长大,自称是个城里孩子。过去他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还说自己对于“生菜和油菜、小麦和水稻之间的区别”一无所知。2010 年,他从当地农民手中租了一间破旧的砖房,对它进行了翻修。唐冠华说,在此之前,他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所以尽力做好了准备。
即便如此,意料之外的种种困难还是令他措手不及。由于没有燃气和厨具,唐冠华和几个志愿者就只能吃生的菜椒当晚饭。没有卫生间,他们就只能在院子里挖坑,直到无处可挖。
“直到那时,我才想出解决办法。”唐冠华指的是处理人体排泄物这一难题。他在一年内建造起了一个竹子做的化粪池,完成了房子的翻修工作,并且开始种植韭菜、生菜等蔬菜。
邢振在唐冠华着手开展自给自足实验之前就已经认识了他。一开始,她对此很不理解。但是,看过唐冠华在崂山的实验场所后,她被他和涌向那里的志愿者们的热情感染了。
“他们都相当热情,也相当真诚。他们不像我见过的其他人,不会试都不试就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她回忆道。
和唐冠华不同,邢振先前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回归自然的开拓者。在学习经济专业 5 年后,她找了一份符合期望的朝九晚五的工作。这位戴着眼镜的苗条女性常常会在博客上更新他们夫妇的工作进展。她形容自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姑娘”,总是随大流。她说:“我不知道怎么去独立思考。”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箰閹间絸鍥焼瀹ュ懏妲悗骞垮劚椤︻垳绮堥崒鐐村€甸柨婵嗛娴滄繈鏌i幒鎴炲仴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欓幃褔骞樺Ч鍥e亾閸岀儐鏁冮柨鏇楀亾缂佲偓閸℃稒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倷鐒︾€笛呯矙閹达箑瀚夋い鎺戝€婚悳濠氭煙闁箑鏋撻柛瀣尵閹叉挳宕熼鐘垫殼闂備線娼уú銈壦囬悽绋跨畺妞ゆ洍鍋撴い銏℃礋椤㈡宕掑⿰搴⑿ユ繝鐢靛仜閻°劎鍒掗悩璇茬婵炴垶姘ㄧ粻鏃堟煏韫囧鈧洟鎮块鈧弻娑㈠焺閸愮偓鐣奸梺鍛娚戝Λ鍐蓟閵娿儮妲堟俊顖滅帛閹烽亶鏌f惔銏$殤闁稿鎸搁銉╁礋椤愵偅鍍靛銈嗗笒椤︿即鍩㈤崗鑲╃闁瑰鍋炵亸銊╂煕鐎n偅灏电紒杈ㄦ崌瀹曟﹢鍩℃担杞版濠电姭鎷冨鍜佹喘婵炲瓨绮嶉幃鍌炲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