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归回国水土不服 最头疼人际关系
受访者认为就业最受困扰的问题
从英国学成归来的闫林(化名)在济南一家知名企业工作3年后,最近开始考虑跳槽。她说:“工作环境挺复杂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另外花心思琢磨适应。别看工作3年了,至今还不算适应。”“海归”,一个曾经带有光环色彩的群体,在回国之后的现实中正慢慢暗淡。记者调查发现,从国外“飘”回来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水土不服”。在现实的困惑和纠结中,很多人选择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国内生活。
决定
海归回国以“家”为重
“留下,还是回国?”几乎是每个海归曾经无比纠结的问题。很多人挣扎无果而选择归国,更多的人则是听从“家”的呼唤回国。
博志(化名)在美国求职失败后,无奈回国就业。“按美国政策,毕业后有1年的工作许可,能不能留下要等待抽签。等工作的人很多,工作许可却很少。熬到最后,没办法只能回来。”
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小丸子(化名)表示,“当时,拿澳洲绿卡也费劲,家里说,那就不要在国外浪费时间了。于是我就回来了。”
记者加入济南一个较大的海归QQ群发现,成员大部分是在欧、美、澳、新、日、韩等地留学的归国人员。记者随机对50名海归进行了采访调查。
纠结
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
2012年从韩国回济的叶桦(化名)表示,刚回国的时候,曾换过2份工作:在培训学校里做过教务、在留学机构做咨询顾问。她表示,之前做过的工作没有技术性、时间不可控制,而且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无法得到体现和回报,就辞职了。之后一直断断续续靠帮人做做翻译挣点生活费。”事实上,像叶桦这样“算账”的海归并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想着将出国留学的投入尽快赚回来。因此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挑剔”。这样反而造成找工作难,就业后心理反差大,较难调整适应。
从刚回国时的踌躇满志,到后来对现实的无奈。叶桦告诉记者,“如果再找不到合适工作,也就只能听家里的安排了。”而“听家里安排”、“托关系”这种求职方式,也是部分海归最后无奈的选择。
困扰
人际关系复杂无所适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普遍困扰海归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面对国内职场的‘规则’总会有点无所适从。”闫林告诉记者,刚进单位的时候,有老员工会把他们的工作压给她做。“在国外,每个人都是独立完成各自负责的部分,所以我当时直接就拒绝了,但这样也得罪了人。现在想想其实还是有其他的办法解决。”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困扰她的问题是无止境的加班。“在国外,公司员工是不会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来加班的。而我们单位‘从周一上到周一’的情况却是家常便饭。”
调整
平常心面对现实工作
从澳洲回来的温阳(化名)认为,“国内工作生活环境和国外有差距。对待就业不能抱有过高期待。”他表示,回国后,自己并没有觉得非常不适应,“在工作刚起步时,当然会觉得非常吃力,但是不光我们,就算是国内毕业生也一样。我觉得,适应不适应,最重要是看心态。”
济南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现在海归的光环已经暗淡,工作经验和态度成为他们就业的障碍。“有些海归硕士进入公司的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甚至不如国内本科生。我们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已经不太在乎是不是海归、是不是名校毕业,因为国内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了。”
同时,她表示,当然海归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思维灵活、视角独特。“虽然在就业最初无法显现其优势,但以平常心看待工作,扑下身子踏实干几年后,其价值也必将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