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幼小衔接背后的“抢跑”焦虑
在教育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通知中,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尽管教育部发布了“禁令”,但幼小衔接的培训机构仍然火爆,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已经有不少家长咨询报名,有的甚至从幼儿园“退学”直接转入了幼小衔接机构。
在领秀城一家幼小衔接培训机构,招生工作人员说,他们有全日制和周末班,全日制的学费是每月2800元,周末班的学费是3个月4800元,不过周末班不教写字,只教识字和阅读、专注力培养等,只有全日制的衔接班才教写字以及更多衔接知识。
记者又咨询了多家幼小衔接机构,收费基本都在每月2000元以上,加上餐费等费用的话全年基本都要在3万元左右,不过这也不能阻止家长的报名热情。有培训机构明确表示,还要对孩子和家长进行“面试”,考察孩子的语言能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等,不合格的还会拒收。
在槐荫区一家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在咨询家长会不会报衔接班时,得到的答复竟然是一半以上认为要报,“看得出幼小衔接还是处于‘卖方’市场的。”
专家说法
零起点不是零准备千万别“衔”错方向
市中区一直在推行“零起点”教学,该区教研室教育专家也表示,“零起点”教学就是以专业的态度面对“抢跑”的社会现象,不对“抢跑”推波助澜。
不过,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零起点是相对的,学生在先天智力情况、学习基础、习惯、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无需揠苗助长。零起点是避免学龄前儿童提前进入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年级教师要重视孩子们良好作息时间的养成、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情绪行为的控制、与外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零起点”教学是倒逼功利化教育观念的纠正。
幼儿园和小学确实存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行为规范等差异,家长要给孩子准备简单实用的文具,切忌玩具化,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在生活能力上多学点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最重要的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时间习惯上,做作业不要磨蹭,按时完成,自己检查,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家长也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要在孩子写作业时看电视、玩手机,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终身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相关链接
目前的用户数量过亿在线教育为何如此火
如果不是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人们不会注意到,在线教育APP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且庞大的行业了。记者调查发现,在线教育中最火爆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一对一在线英语,以及语文、数学、物理等辅导课程。有专家统计,中小学课堂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10个以上的在线课程。业内人士认为,在普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以课程辅导为核心内容的在线教育,将成为未来长期且稳定的刚性需求。据估算,目前中国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过亿,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
在线课程为何火爆?首先是便利性。一位家长说,网上“打卡”,下载作业陪孩子做完,再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此外,在线课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名师是稀缺资源,如果在线下,仅能一人面对几十名学生但在线上,他可以“面对”成千上万人。此外,在线教育价格便宜。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思泉小学语文1-6年级的视频课程总共只要29.8元,这比很多课外辅导机构动辄一学期数千元的价格明显有优势。
这些在线教育的教师既有体制外的“独立教师”,也有相当多的公办教师。体制内的一线教师参与在线教育,是当前存在争议的一个现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应因参与有偿在线教育而影响正常教学。但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禁令。
多数专家认为,在线教育是互联网发展下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不会对传统学校教育模式造成很大冲击。在线教育内容有的良莠不齐,有些教师宣扬的价值理念明显“三观不正”。另外,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说白了就是线下课外辅导搬移到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