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影响孩子一生的隐性伤害
7. 定性:使孩子遭遇不公平对待
沪上某幼儿园大班小女孩维维(化名)前一阵子总喜欢把幼儿园的或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悄悄带回家玩,起初老师没有发现,一天一个小朋友的家长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玩具被维维带回家并且没有归还。老师就观察了维维,发现他当天也悄悄拿了个幼儿园的小玩具放进书包。于是老师把维维的家长叫来商量这件事,但维维家长觉得这是小孩子无意识行为,并认为 “别的孩子家长也太小气了”,没有对孩子的不妥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老师不同意家长的观点,但却做了一个“过分”的行为。她对全班的孩子说,不经人同意悄悄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叫偷,像维维这样就很不对,结果一些孩子回家后就和家长说维维偷东西,并且不愿意和她玩。一方面,老师简单给孩子的行为定性,使对是非概念尚且模糊的孩子遭遇不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公开指责维维的行为是 “偷窃”,相当于对其他孩子说 “你们别理她,她是个坏孩子”,这种言行会对有行为偏差孩子造成孤立,令其受到心灵创伤,也不利于其他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冷处理和冷暴力的界线:关键看是否爱孩子
“有时我们的老师有点困惑,因为在教育教学中,有时会遇到需要对孩子进行冷处理的时候,老师害怕这在家长眼中会成为冷暴力。”一位接受采访的园长对记者说。
冷处理是针对孩子特定的行为进行惩罚,让孩子明白这是针对其不恰当行为而非针对他这个人,只要改正错误的行为就好;冷暴力是针对这个人,而且往往是持续的。对孩子进行冷处理,但平时在其他方面对孩子还是一样关心,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是自己的行为出现问题了,家长和老师才会 “冷处理”,他们内心会建立安全感,也会改变不良行为。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其照顾者的关心爱护链接有密切关系,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拒绝、被忽略、被放弃时,就会影响其安全感。老师是否喜欢自己,很容易被敏感的孩子感觉到。在所有的隐性伤害中,忽视、冷漠、放弃是最伤人的,举个例子说,当两个孩子吵架、打架时,他们常常会说 “我不睬你了”,因为这是对别人最严重的惩罚。幼儿的身份感和自我认同来自他们的照料者,小孩子从小在父母的眼睛里看到自己,当他们看到妈妈看着自己眼神是关心的,充满爱的,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反过来,如果父母或老师经常用恶狠狠的眼神、淡漠的眼神、鄙视的眼神、责备的眼神看他们,自卑就会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