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面推行河长制 明年底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2013年,济南水利迎来两件大事:开展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市192条河道推行河长制。这两件事,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济南水利发展的一次机遇。
3年后的2016年,这两件大事济南人都干成了:
2016年11月7日,水利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召开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会,一致同意我市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济南成功摘得这枚“国字号”奖牌河长制推行3年,河道水清了、河畅了,每一个河长的姓名也深深烙在当地百姓心中。
今年我国3.22“世界水日”的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未止步,推进绿色发展也就从不停歇。而我市一直推行的河长制,在今年也将与全国规划对接,制定全新的目标,并在部署上有“大动作”。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建设为推行河长制夯实基础
济南在2013年同时提出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推行河长制不是没有道理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为河长制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市在打造“城市泉水景观区”时对兴济河、玉绣河等城市河道进行了水系治理与水景观打造,进行河底清淤、设置蓄水坝实现河道蓄水,并且沿岸建设绿化带、行步道、护栏、亲水平台等。治理后的河道首先防洪功能更加完备,建起了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达到较高的防洪能力,减轻城市防洪、防汛压力。同时随着污染得到治理,“水景”呈现,河道由单纯的防洪、排涝功能转向同时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消失多年的鱼类、鸟类等生态物种重现,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让居民在喧嚣的城市氛围中体验到恬淡、安稳的休闲意境。
水越清,人们就越不舍得污染它,而市民的自觉也给各条河的河长以更强的工作动力。同时,在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我市创新性推行“一河双人”河流生态保护制度。首批选取小清河、玉符河两条重要河流,公开选聘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士作为河流代言人,签订聘任书,倡导公众保护水生态环境。这一探索性的行动,提高了市民对河长制的知晓率,更让河长成为市民反映河道污染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人,为今后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打下基础。
三阶段、三步走推行河长制
实现“水清、河畅、景美、泉涌”
“我们之前推行河长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河道管理好,不要遭到污染,确保河道行洪通畅。而今年全国推行河长制目标就不止这一个了,有六大任务,所以对接全国规划,今后我们推行河长制将有更多要求和部署。”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济南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建设成山水相依、溪流相连、碧水回环、林草丰茂的生态景观长廊,实现我市“水清、河畅、景美、泉涌”。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市将分“三阶段”:2017年,在全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以及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2018年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八乱”现象基本消除,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水体。
对应建设节点,我市河长制具体工作实行“三步走”战略:
2017年是全面排查、打基础的一年,我市将完备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开展基础性工作,完成骨干河道及重要河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编制,并启动河库划界确权。并且开展河库问题排查工作,摸清底数。
2018年是系统整治的一年,在此前打基础之上,分解下达任务指标,开展督导检查,并按照“部门分项负责、河长办统筹考核”的原则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启动实施以“清洁河流、清除违建,清理违法”为主题的“清河行动”。开展“城乡河库重点整治”,系统抓好乡村河库面源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2019年,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之上,巩固提高,即在河库水事秩序走上正轨,河库生态系统基本恢复后,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河库管理和保护,维护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永续利用。
总河长升级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
“之前我们推行河长制,总河长是各区县主要领导,这次力度更大了,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此次我市全面实行河长制,由市、区(县)、镇(街道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行政区域总河长,相关领导担任行政区内河流河长,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
具体来说,在5条省管河道以及8条市管河道分别设立市级河长,由市级领导担任河流所经县(区)领导分别担任相应河库河长。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库执法监管等,并督导相关部门和县级河长工作,强化考核及激励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