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卖画展济南舜苑艺术发展中心开幕,捐助青岛白血病郑琳
4月8日,一个特殊的画展在济南舜苑艺术发展中心开幕。30多位北京知名画家的40多幅作品在这里展出义卖,所得的款项将全部捐给青岛的一位患有白血病的郑琳。组织这次义卖活动的是北京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画家马海方。
今年1月11日,来山东出差的马海方先生回京,坐上了由青岛开往北京的540次列车。早晨6点多钟,马海方还在睡觉,忽然迷迷糊糊地听到车厢广播里说,同一列火车上有一个非常不幸的姑娘叫郑琳,得了白血病,只有18岁。孩子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想给孩子治病可没有钱,希望大家捐助。马海方听了后,觉得这孩子挺可怜,就将身上剩的900多元钱捐了出去,没过多久,孩子的父亲就来向马海方致谢并谈了孩子的病情。后来,马海方觉得画家帮助人的最好办法是画画,于是他写了一份倡议书,登门向画界朋友们征集募捐作品。首都书画家知情后纷纷响应,沈鹏、李燕、韩美林、程大利、刘小岑、姚治华、熊伯齐、史国梁等知名人事慷慨捐画,共襄善举。画家崔子范还直接拿出1万元现金资助郑琳的治疗。作品义卖活动4月2日在北京结束,共筹集义款11万元,目前已由中华慈善总会转交青岛有关方面监督使用。
马海方于1956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老北京”,为人朴实、厚道。京城的街坊邻居,那些普通劳动者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习俗,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街头巷尾那富有韵味的叫卖声,磨剪子抢菜刀的吹号声以及那推着小车串胡同的小商小贩们的身影,引起过他浓厚的兴趣,打动过他幼小的心灵,成了他后来艺术创作最重要、最原始的生活积累。他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时的人物素描、生活速写,很多就是他从小熟悉的胡同里的人和事。马海方靠着自己的聪颖和天赋,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靠着美院老师的谆谆教导,在山水、花鸟、人物画的基本功上都有过全身心的投入,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春天,马海方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美院毕业了,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编辑部工作。这样的机遇,对马海方来说,如鱼得水,十分有利于他绘画才能的发挥。在日常工作中,他能够接触到许许多多风格各异、水平很高的中国书画作品,使他受益匪浅。像海绵吸水一样,马海方博菜众家之长,在编辑工作之余,画出了一批又一批作品,有的作品倍受行家们的称赞。但海方却并不满意,总觉得没有把自己心灵深处的生活感受画出来......
看马海方的《古都风情》、《北京风情》画,尤其是那洋洋大观20米长的“老北京风情长卷”,不由的叫人赞叹不已,那各式各样的京味小景和从事不同职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艺术形象,拨动着你的心弦,仿佛置身于他们之中,感到真实、亲切,令你发出慧心的微笑。马海方的画所以有如此好的艺术效果,这大概是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情”字上的原因吧。
艺术创作是非常艰苦的。即使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孕育,即使有那些涌到笔尖上来的场景和人物,画起来也并非一挥而就。一个偶然的机会,海方在自己的速写本上翻到了一组反映北京胡同里普通人生活的速写,感到无比亲切,情绪一下子振奋起来,速写本上记录的那些场景和人物,勾起了他昔日的记忆,牵动着他的情思,沉积在胸中的情感像潮水般地向他涌来,从小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在眼前活动起来。为了得到这种由生活到艺术的启迪,长期以来马海方上下班有意不走宽敞平坦的二环路,而是骑着自行车串街过巷,把沿途的各个景点和各种人物装入脑海,酿成图画。海方对待艺术创作,总是那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了画好《古读风情》组画,海方花了一个多月功夫,用了两刀多纸,倾注了他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他深有体会的说:“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才能,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积累和技法,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从1990年以来,短短的几年里,马海方的绘画作品在全国性的大展大赛中连续获得八次奖,其中获一等奖、金奖就有七次。特别是他的《北京风情》、《古都风情》、《旧京人物》等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谈起创作体会,马海方说:“我在创作上一直刻意的追求以速写表现人物的生动,并将山水画的用墨,花鸟画的用笔,没骨画的用色,连环画的用构成运用在创作上,整体上大笔淋漓,关键处又精心勾勒,没骨又有骨,丰富‘老北京’人物画的创作。马海方对这些人和事,充满着浓厚的情感,用他自己的话说,画来得心应手,非常”顺“。像唱歌的得有个好嗓子,练武的得有两条好胳膊好腿一样,一幅作品的成败也离不开扎实的笔墨基础和对其所表现对象的感情投入。”
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说:“中国画处在徘徊不前的今天,马海方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显示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很有让人去深思的地方。”艺术没有止境,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这是马海方永远铭记在心的名言。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思考艺术发展的规律,并着力去发掘生活中最本质最富有表现力的东西,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