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一年收留90名儿童 弃儿常见
来源:生活日报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大部分先心病患儿经过手术都能够痊愈,将来也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成长。 (资料片 记者 左庆 摄) 经过及时手术干预治疗,先心病患儿恢复了健康。
(资料片 记者 左庆 摄) □见习记者 秦聪聪 记者 薛良诚 采访中,记者从救助管理站、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等部门获悉,每年都有一批可怜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被父母遗弃,仅去年一年,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就收养了90名儿童。然而,由于信息缺失导致认亲难,福利院往往就成为弃婴的最终“归宿”。
> > 90个找不到家的孩子“借”住福利院 7日,记者从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了解到,2012年一年,福利院共收留90个被遗弃的儿童。目前,该院收养孤残儿童达400余人。
据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首个入院的孩子“赵龙辰”开始,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已经迎来了90名被遗弃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由公安机关送来的孩子。而且,绝大多数被遗弃的孩子都是各种残疾患儿或患有难以治愈的疾病。
该负责人分析认为,济南是省会城市,不少家长带孩子来济南看病,往往在孩子病情确定之后,担心家里经济条件无法支撑孩子看病的开销,一些家长就干脆把孩子遗弃在医院、车站等地方。
然而,由于身份信息的缺失,且被遗弃的多是新生儿,无论是警方还是福利院都很难核实他们的身份信息,因而他们很难找到亲生父母,这些可怜的孩子最终只能留在福利院生活。
> > 儿童福利院目前4种模式收养弃儿 “对0到18岁、户籍为济南的弃婴和流浪孤残儿童,首先对警方提供的报案证明等材料审核,并到医院做全面查体和诊疗;体质符合入院条件的,对他们进行分区域安置。”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潘燕介绍,目前,济南市对弃儿共有4种抚养模式:第一种是同美国半边天基金会联合成立的“新和家园”模式,通过招募社会“爱心父母”,以11个家庭为单元,在儿童福利院内居住,为弃儿提供家庭式的学习教育。第二种是类家庭模式的“京石儿童之家”,这是一种单元房家庭的养育形式,通过招募社会“爱心妈妈”,为重度智障、重度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治疗。第三种为“家庭寄养模式”。因距离儿童福利院较远、不便管理等原因,原位于历城区纸坊村的济南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基地被撤销,并在儿童福利院附近村落寻找25个家庭,将一些孤残儿童寄养在家。第四种则是除上述三种模式外完全寄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
> > 一位社工的话:每一位家长担起这份抚养孩子的责任 “国家每月每人发给1000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抚养这些孩子。为了抚养这些特殊的孩子,福利院每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确保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给予被遗弃孩子关爱、抚养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每一位家长担起这份抚养孩子的责任。”一位经常参与儿童福利活动的社工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眼中,福利院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一样可爱,一样让人心疼,很多人已经把福利院当成了家,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他们或许有一天会知道,那些真正的家人狠心抛弃了自己,真不知道那时候他们会怎么想。” 他认为,关键在于家长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有的孩子因为患有先天性的疾病而遭父母遗弃,可这些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孩子其实是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得到治疗的,他们应该积极并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