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产业扶贫敲开“致富门”
来源: 大众网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曲晓明 李凯
发展壮大薄壳核桃、花椒、杂粮、食用菌、香椿等特色产业3.5万余亩;推广玖红苹果、唐贵妃梨、树莓等新兴品种1700余亩,扶持肉驴等一批养殖项目,探索发展吨包来料加工、肉鸽养殖、芦苇蒲草加工等庭院经济,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近年来,章丘区认真研究贫困村户资源禀赋、发展愿望,结合山区、平原、滩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区面上探索实施了中药材、农村淘宝、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加、光伏、金融等N+扶贫路径。
授人以渔才能拔掉“穷根子”
“俺们村于去年12月29日举行首次村集体经济增收分红大会,让全村141户村民都享受到扶贫产业发展的成果。”记者了解到,章丘官庄街道盆崖村以项目购置的设备等做为投资和万里食品公司合作,该公司每年支付村里6万元的固定收益加纯利润分红,形成互利双赢的长久发展模式。截止2016年底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自扶贫解困工作开展以来,在官庄街道和包村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盆崖村建设香椿粉加工厂,建成小米扶贫加工基地,并在城区开设了实体店,为特色农产品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供销的产业链条。“我们村以前种的香椿、小米等农作物老百姓都很愁卖,可是这几年村民不用出门就能卖出去,而且收益比以前高多了。”说起盆崖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支书王善武笑的合不拢嘴。
官庄街道三角湾村有丰富的水资源及章丘区级文保单位宝珠寺,宝珠山水库以泉水为主,无污染,水质优良。“我们计划采取与农户合营和集体租赁闲置民房等形式发展农家乐,流转部分土地发展特色种植、采摘等让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的项目。”官庄街道三角湾村第一书记张景飞告诉我们,项目完成后,能有效带动三角湾旅游发展,每年可实现收入20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三台、渔湾、中白秋、双水泉等村的种植养殖项目,南部山区“一叶一世界”旅游发展项目都在规划实施中,官庄街道力求通过打造扶贫产业链,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而逐步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不返贫和村集体收入增加。
产业扶贫“兜起”群众幸福
“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做好产业扶贫,要找准自身定位,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我们公司以宋家埠村为中心,吸收潘家埠、叶亭山、大驼沟、小驼沟等周边村庄的剩余劳动力,并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通过以老带新、职业培训,让贫困户掌握缝纫技术,实现自我提升,目前已帮助35户贫困家庭转移就业,预计人均增收3000余元。”日月升总经理彭茂河告诉记者。
喂鸡、晒花椒、剥核桃……天刚蒙蒙亮,曹范镇宋家埠村的潘大姐就忙碌了起来。等她忙完家里的农活,骑上自行车来到吨包厂,正好赶上早点名。潘大姐已经在日月升吨包厂工作了几年。“在厂里上班,环境好、工资高,中午还管一顿饭,我挺满足的。”潘大姐是一名缝纫工,除了基本工资,每缝制一件吨包就能获得1到5元的提成,一个月下来潘大姐最少能挣2000元。据悉,该镇还探索分散加工的形式,为出行不便的贫困户送去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让贫困户在家中缝制吨包,不出门就能增加收入。
中药材种植2.3万亩 带动2150户贫困户增收
将中药材、特色林果种植作为重要路径,坚持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我区加大对贫困村资金、项目、技术、市场等方面扶持力度,充分调动贫困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记者从章丘区扶贫办了解到,章丘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3万亩,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园区17个,可带动96个贫困村、带动2150户贫困户增收。
“你们真该五月份来看看,丹参开出紫花,一片连着一片,漂亮极了。”提起村里种的这些丹参,曹范镇赵庄村支部书记潘希仪打开了话匣,“我们村既是育苗基地,又是种植基地,村里的地一年闲不着,大家伙挣了钱,都夸这丹参种的好。”记者了解到,赵庄村在镇党委政府、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引进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村内流转土地35亩建立育苗基地。曹范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已在赵庄、庙岭、井泉等15个村推广种植丹参720亩,柴胡1930亩,真正用好了中草药这剂 ‘良方’。”
抱团闯市场、谋发展,记者了解到,曹范镇赵庄村宏济堂中草药种植基地不但实现了本村发展,而且扶持带动周边太平、庙岭等4个村原有的连翘、柴胡等中药材种植产业,优先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帮助打通销售渠道,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同时,曹范镇充分深挖林地种植潜力,将柴胡、丹参等中草药套种在核桃树下,大打生态、立体、绿色特色牌,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中草药种植在路边花池,一年四季呈现不同景观,兼具生态、经济双向功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村庄特色。为推进“中草药+扶贫”,记者还了解到,章丘区为提高中草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还与国内外中草药种植企业及制造企业沟通对接,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