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开展乡村扶贫解困纪实 温贫暖困的坚实足印
舜网-济南日报
11月1日,市委书记王敏在历城区柳埠镇西山村走访特困群众。(本报记者 陈长礼 摄)
全市乡村扶贫解困工作开展已有两个多月。100个特困村如何走出贫困?困难群众如何帮扶?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的工作进展如何?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专栏,深入报道100个特困村的帮扶解困工作,以凝聚更大的力量支持和参与乡村扶贫解困工作。
11月8日,立冬后的第二天,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济南开始有了初冬的感觉。章丘市官庄镇双水泉村的特困户张福武心里却暖暖的。
这一天,市委书记王敏带领乡村扶贫解困工作人员到他家里走访慰问。看到客人到来,蹲坐在院门外坡路上的张福武老伴想站却站不起来。她得了股骨头坏死,家里没钱做手术,而保守治疗根本无法阻止病菌对骨骼的伤害。蹲着走路,是她每天都要过的生活。而脑出血后遗症也让张福武言语不清、无法自由行动。大病,让这个家庭深陷困顿。
处在群山环抱中的双水泉村是两个多月来市委书记王敏走访慰问百个特困村的第56站。张福武一家是全市100个特困村中的众多特困户之一。目前这个东部沿海大省的省会城市还有955个贫困村、10万多贫困户、27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些贫困村人居环境恶劣、基础设施缺乏、基层组织软弱、集体经济空壳,不少贫困家庭生活困难。
为让贫困乡村的困难群众早日过上正常生活,今年8月27日,济南市启动乡村扶贫解困工作,在精准识别的955个贫困村中选定100个特困村,由市、县两级示范帮扶。力争到2016年底,百个特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水平显著提升,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一场攸关近30万农村困难群众未来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不走进贫困村,很难想象贫穷对农村意味着什么不走进贫困村,很难理解村穷则民穷、村富则民富的道理不走进贫困村,很难想象脱贫致富的路为什么这么难走。
贫困村到底穷成什么样?贫困户到底有多困难?想了解这些情况,光凭道听途说是远远不够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登门入户。9月14日至11月8日,市委书记王敏先后走访慰问了58个特困村、120多户特困户,行程2035公里。从初秋到初冬,从山区到平原,基本摸清摸透了特困村和特困户的真实状况。
当走进满是裂缝和孔洞的土坯屋,看到独居老人和家徒四壁的状况,一种心酸油然而生当来到一贫如洗的院落,看到满院子乱跑的30多岁智障青年和他那一脸无奈的父母,一种苦楚涌上心头当握住被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生活负担压得颤颤巍巍的双手,一种改变现状的强烈责任感充满内心。
特困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老屋多、村貌旧。许多特困村位于群山环抱中,西营镇的夏家村也不例外。村里低保户夏公一的家并不难找,破旧的木门、狭窄的院落,周边的二层小楼垫高了地势,让他家的院落下雨时更容易存水。走访南部山区的下降甘村、白炭窑村、石门沟村、积米峪村、槲疃村的贫困户,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房子&mdash&mdash古旧的石头、风化的墙面、长长的裂缝、昏暗的老屋。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贫困户的房屋大都年久失修,有的甚至都有上百年历史。老屋和生活在这里的贫困群众,让人难忘,让人牵挂。
平阴县的山区农村也如此。这里有不少残破的房屋,院子里长满了野草。它们的主人大多已经搬到城里,在农村的痕迹只剩下了这些碎砖瓦砾。东阿镇西南坝村全村110户中有47户是贫困户,贫困面比较大。村内没有硬化路,没有卫生室,也没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魏绪福夫妇均已年过70,都是长年生并没有劳动能力。他们家中的老房子也有40多年的历史,一进堂屋最显眼的就是已经露出大片黄泥土的北墙。“多长时间吃一次肉?”“我们老两口有高血压,不敢吃肉,平时就是吃自己种的菜。”妻子房秀英的回答有些无奈。
特困村特别是山区的特困村,吃水是个要命的难题。三面环山的老峪村也不例外。1993年,老峪村打了眼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但目前出水很少。现在8天才抽满蓄水的水池子,300多口人吃饭吃水在这里,很多时候都不够吃。即使下过雨后,老峪村蓄水池的水仍旧非常浑浊,村民说这种水得沉淀好几天才能吃。走访历城、章丘、长清、平阴等地的山区贫困村、贫困户会发现,水窖是每村、每户的必备设施。目前,全市还有544个村未通(用)自来水,其中,从未解决过饮水问题的村还有167个,自来水到村头但未进村入户的村有182个,村内管网老化损坏不能供水的村有195个。一些山区贫困村干旱和严冬时节生活饮水困难,更谈不上饮水安全。个别村庄因缺水和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已不适合人居。
贫困村多属于空壳村,且债务负担重。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平均债务18.4万元。贫困村的两委班子基本为薄弱班子,支部书记年龄结构老化,这些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普遍较弱。
不走进他们的家门,很难体会到“家徒四壁”这4个字表达的穷困之义;不握住他们的双手,很难想象伤病给农村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不看到他们的眼神,很难感受农村群众对于摆脱贫困的强烈渴望。
不走近因病致贫的农村困难家庭,很难真正感受他们的苦痛。再逼真的影像资料、再深入细致的文字描写都难以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
无力摆脱贫困,主要是因为贫困户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有效稳定的收入来源,医治伤病大大消耗了家庭财富。据调查统计,在济南市的贫困户中,老年贫困户约占69.5%,劳动年龄贫困户约占30.5%,其中:在劳动年龄内但因智障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约占7.3%,有的家庭虽有一个劳动力,但要负担老人赡养、孩子上学、病残家属照护等,没有有效的收入来源,家庭支出负担沉重,约占23.2%。
在南部山区特困村走访时,一户因病致贫的特困户让人难忘。仲宫镇槲疃村是一个小山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大多是山坡地。37岁的张寿刚本是家里的顶梁柱,然而一张写有肝癌的诊断书让这个幸福的四口之家陷入风雨飘摇中。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到他家看望时,张寿刚的父母止不住泪如雨下。手术及术后治疗的高额花费已经把这个家庭的财富消耗殆尽。未来,张寿刚依然要继续与病痛抗争,他的一双儿女在成长路上还需要父爱的陪伴。大家离开时,张寿刚女儿抱着只有两岁的弟弟静静地看着,她那稚嫩的脸庞分明写下了“坚强”二字。
这种坚强,67岁的范春芳老人脸上也有。她家住平阴县东阿镇侯庄村,丈夫因病去世多年,而且为了治病花了很多钱。可偏偏老人的大儿子也因肝病去世,儿媳改嫁。小儿子如今已经40多岁,从小就患有痴呆,需要经常照料。说起这些不幸,范春芳相当无奈,可生活总得继续。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在家中仅有的三亩土地上的劳作会越来越吃力。这样的困难家庭总要有人关心、有人照料。
洪范池镇小黄村属纯山区村庄,位置较为偏僻,村里人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果园、地瓜、棉花和外出打工。70岁的李宝珠老人这两年颇为辛苦,因为老伴于桂芳去年罹患尿毒症,住院花去了10多万元,每周还需要做两次透析维持生命,整个家庭陷入负债累累的境地。官庄镇三台村的贾奎西今年70岁,他和老伴都患有脑血栓,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儿子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对他们来说“好好活下去”就是希望。
年老体弱、大病重残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这些特困户需要长年服药,成为这些特困户的重要支出,一些贫困户的低保金还不够药费支出,生活极为困难。当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心转向应对病痛的时候,其生活质量的高低可想而知;当与病痛的抗争变成日复一日的生活常态时,需要付出的耐心和需要不断调整的情绪又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没有人愿意陷入贫困,没有人不想过好日子。乡村扶贫解困就是为了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过上正常生活。这项工作,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做,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去抓。
为让贫困村早日摆脱贫困,让贫困户过上正常生活,济南市向100个特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希望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带领群众走出脱贫致富。
章丘市官庄镇马闹坡村盛产小米。用这里产的小米熬粥,口感细腻、香味扑鼻。可今年恰逢天旱,村里小米的产量有所下降。为让村里乡亲有个好收成,“第一书记”范华龙组织在市检察院的同事到马闹坡村购买小米。每斤9元的价格比外边商贩的收购价格还要高2元。“这个村一年能产7500斤小米,但是还没有专业的合作社。我们下一步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家联合起来获得更多的劳动所得。省农科院的专家也答应过来帮助村民改进小米品质。”范华龙告诉到访的市委书记王敏。
虽然已经入村两个多月,但来历城区柳埠镇西山村扶贫解困的“第一书记”杜洪江心里清楚,想要带全村206户村民集体“脱贫”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摸透“家底”促进就业,尽快提高村民收入,孵化以林果业、种植业为中心的农业合作社,培养农村技术能手党员带头人……只有村集体强了,村民致富的基础才能更牢靠,贫困户的生活才更有保障。
西营镇白炭窑村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来自市经信委的“第一书记”文海生一直牢记市委书记王敏的嘱托:“解决贫困问题光靠国家救助是不够的,还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贫困问题是动态的,要有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机制才行。”在迅速深入了解村里贫困情况的同时,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长效机制的探索上。
……
全市乡村扶贫解困行动给了27万农村贫困群众新的希望和期盼。他们时刻关注着扶贫解困的每一点进展;他们时刻感受着自身生活的每一个变化;他们时刻观察着“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的每一步工作。这座城市,不会让他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