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救助站开展冬季巡回救助遇“冷脸”
26日,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把棉衣送给一名街头流浪人员。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26日,市救助管理站开始冬季巡回救助,救助巡视范围为辖区居委会社区以及流浪者比较集中的路段。救助工作主要是劝流浪者入站,对于那些实在不愿意进站的流浪人员,救助站会向他们发放棉衣、食物。
本报见习记者 王红星
食物棉衣可以要
就是不肯去救助站
26日上午9时,两辆救助车携带救助物资从救助站驶出,这是市救助站今冬首次巡回救助流浪人员。工作人员分别来到黄岗东路社区居委会、胜利庄社区居委会、益康社区居委会、泉舜小区居委会寻找流浪人员,这些居委会里也都设有社区救助点。
本次巡回救助走访的四个社区多为开放式小区,不过,尚未有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流浪人员。除了寻找流浪人员,市救助站还为社区的救助点送去了棉被、棉衣和食物等,保证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向流浪人员提供救助。
随后,两辆救助车分别去了泉城路及火车站附近寻找流浪人员。虽然救助人员一行在芙蓉街、西门、火车站、长途汽车总站附近遇到很多乞丐和流浪者,但这些人只是接受食物和棉衣,都不肯进入救助站。
职业乞丐可能
担心进站影响乞讨
除了一些交流上有障碍的流浪人员,很多乞讨人员也会拒绝进救助站。在芙蓉街南口,救助人员一行看到一名行乞的老人,上前赠送了饼干。她自称来自枣庄,家在山沟,生活困难吃不上饭。但当工作人员劝她进入救助站,并承诺联系其家乡为其办理低保时,她拒绝并且很快走开了。
在泉城路与趵突泉北路交叉口处,来自济阳的秦兴学蹲在路边乞讨,工作人员送上棉衣和饼干。同样地,他虽然接受了工作人员送上的饼干和棉衣,却拒绝去救助站,也不愿意回家。“我家里有债吃不上饭啊,我不想去救助站,不能回家。”
“目前,救助站只能做临时救助。按照规定,进入救助站10天后,流浪人员就会被送回户籍所在地。另外,这些职业乞丐不进救助站,可能是担心个人行动受到限制,会影响乞讨,而且他们肯定不愿意回家。”工作人员分析部分流浪人员拒绝进入救助站的原因。
社区救助点
正在试点当中
本月初,堤口路街道办事处辖下无影山中路社区、胜利庄社区、矿院路社区等10个社区被列为济南市流浪乞讨人员社区救助点试点,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对这些社区救助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流浪人员救助方面的培训。“我们居委会的五人分片巡视,一旦发现流浪人员会第一时间展开救助,救助站方面则向社区提供棉被、棉衣、食物等。”黄岗路社区居委会的杨主任说。
据市救助站的石国华介绍,社区救助站的工作不只是依靠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发动了很多志愿者、楼长、环卫工等,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各界热心人士,建立多级管理网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专业的救助服务。
帮助流浪人员不能只靠救助站 专家建议成立一个综合协调的救助部门
本报见习记者 王杰
根据相关规定,对流浪人员需坚持自愿救助的原则,不得强行实施救助。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流浪乞讨人员要么靠着路人施舍,要么靠着捡破烂等方式获得一些收入维持生存,他们多习惯于长期流浪,不愿接受救助。
对此,山东大学社会学专家张洪英教授认为,目前救助站的相关救助工作已经比较完善,但由于救助站将被救助者遣散的特性,使得许多流浪人员望而却步。她表示,许多被遣送回原居住地的被救助者在家乡也是无依无靠,只能再回来继续流浪。“若是当地政府能切实解决好这类人员的居住、就业等问题,或许能有效解决他们长期流浪的难题。”
据济南市救助管理站统计,今年以来,救助总人数已达到11000余人次。站长王子福表示,一旦气温下降,救助站将加强巡回救助的密度,建立夜间错时送温暖等制度,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露宿起居特点,从晚6点到次日凌晨派车、派人到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密集地区进行救助。
“遇到恶劣天气,我们会延长救助时间。一到冬天,我们救助站工作人员基本上24小时随时待命。”但基于“自愿救助”的基本原则,“对于那些确实不愿进站的人员,救助站将为他们提供热的饮食和棉衣、棉被等御寒用品。”
王子福表示,救助这样的流浪人员仅靠救助站力量太薄弱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救助站若与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起来,工作会相对容易些。”据悉,市救助站现有60多名工作人员,“我们现在开展巡回式救助,但实际上人力远远不够。”
张洪英则认为,城管、公安等部门受职能所限,并不能有效辅助救助站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若成立一个综合协调的救助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将大大有利于救助站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