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纬二路上的洋公寓
济南老商埠 (论坛)区——老济南城分为古城和商埠城,当时商埠城的大体范围是东起现在纬一路,西到大槐树也就是纬十二路,南至今天的经七路西段,北到胶济铁路,见证了1904年开始济南近代史上第一次的城市西迁,1905年11月,济南商埠筹办告竣,正式开设“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商埠类似于现在的“开发区”,有电报局、邮局、银行、商号、戏院、公园等,哥特式、巴洛克、希腊式、罗马式等西洋建筑风格在这里改良后中西合璧,与老城区的“小桥流水,湖光山色”的风貌迥然不同,如今依然能感受到旧商埠区的“洋味十足”。
胶济铁路德国高级员工公寓建在胶济铁路南边不远处,也就是原市政府东边路口的三角地带——纬二路19号院。建于1904年前后,正是这些西式建筑群见证了济南的开埠。
纬二路是市区主干道,有不少公交车经过这里,19号院就在站牌旁边,院内原有六栋两层楼房,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间为一栋单层建筑与一喷水池,院子方正。喷水池后来被拆除,东面与南面各一座楼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济南大纬二路道路拓宽中拆除,院门改为向东,变成了如今的三角形院落,现存四栋楼与一栋单层建筑。坐落在院中的单层建筑据老人说早年是公共浴室,解放后作为食堂,后来就成住宅了。虽是院中最小的建筑但却很是精致,外墙皮的表面处理运用了多种肌理效果。院内植被很丰富,树木以粗大的法国梧桐居多,石榴、香椿、臭椿、核桃、榆树、冬青等间杂其中,地面布满青苔。有着百年历史的19号院,虽与交通繁忙的大纬二路毗邻但院落里很安静,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形容它,是我的真实感受。
画中的这栋坐落在院子西面朝东的小楼,保存相对完整,画面左边这户是范大娘家,因为没有装修,也是保持原貌比较好的,据说多年前屋子还曾借给剧组拍过电视剧。德国建筑除了坚固还很重视舒适性,设计理念讲究以人为本,两室一厅全为木质地板,七十多平米的面积竟有十个门、八扇窗户!如果不是我亲自数了一遍,真是难以置信,它们保证了极佳的采光和通风,单门把手就有三个品种,室内门为坚固精密的铁质碰锁,黄铜材质的门把像玉一般竟也都有了包浆,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三间屋每间屋角都有三分之一的扇形壁炉暴露在外面,恰好组成个圆形壁炉!楼梯外置采用一梯两户的毗连式,楼的南北两端均向外突出,突出部分有两扇窗户。屋顶原来的德式建筑惯用的牛舌瓦片在后来的屋顶修葺中已换成国产大红瓦。
这座百年建筑在悠悠的岁月中迎来过不同的房客,尽管残破,依旧静静屹立在那里,成为商埠区曾经繁荣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