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成研究收藏《老残游记》中心
刘德隆在欣赏、介绍《老残游记》版本。 (赵晓林 摄)
本报10月17日讯(记者 赵晓林)“今天我是开了眼界了,没想到在济南能看到这么多各种版本的《老残游记》,而且还有很多是我只听说过没见过的,看来济南对于《老残游记》的研究确实很有成就。”这是刘鹗的曾孙、上海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授刘德隆先生今天在山东意匠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刘奎办公室参观后发出的感慨。
刘德隆作为刘鹗的曾孙,对《老残游记》进行过系统、深入的收藏与研究,此次来济南大学参加中国近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今天特地抽时间到刘奎处看其收藏的《老残游记》版本。
“今天我真是开了眼界”
刘奎收藏的各类《老残游记》版本已经近200种,今天主要展示了民国时期出版的40余种。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40余种《老残游记》“民国”版本,刘德隆几乎对每一本都非常仔细地进行了欣赏,并挑出六七种版本对刘奎说:“今天我真是开了眼界,这几种我是只听说过没有见过,更没有收藏,像《英译老残游记》、《英汉对照老残游记》等,都是非常少见的版本,在《老残游记》版本中比较有名,很多研究文章提到过,对于该书的翻译、装帧等方面都值得认真研究。我这是第一次见到。还有盲文版,更是连听说过都没听说过,太珍贵了。”
在众多《老残游记》版本中,还有多种线装本,如中华书局“民国二年”初版的石印本、新小说社“民国四年”初版的《绘图老残游记》、上海中原书局印行,“民国丙寅年(1926年)”春初版《大字足本绘图老残游记》等,散发出浓厚的历史韵味。刘德隆说,现在就是目前看到这些“民国”平装本已经都非常少见了,市场价格非常高,而这几种线装本就更是罕见了,市场上几乎难以看到,价格更是平装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这些线装本基本都是“民国”早期出版的,所以其文献价值、文学价值、版本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新发现”《绘图老残新游记》
刘奎向刘德隆推荐了一册线装本,刘德隆看了非常兴奋地表示,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这本书,这本书不仔细看,还以为就是《老残游记》,其实名字是《绘图老残新游记》,这是假托《老残游记》之名的续书,并不是刘鹗创作的,作者是一个叫杨尘因的人。“刘鹗的四子刘大绅还找过这个杨尘因,大约就是问他为何假冒刘鹗之名,好像也就是问了问,并没有什么处罚措施。这本书民国时期在天津的报纸上连载过,但我不知道还有单行本出版过,这是非常罕见的版本。虽然其中的内容和‘老残’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作为比较重要、有名的《老残游记》续书,在《老残游记》版本中还是占有较高地位的,这本书值得好好研究和收藏。”刘德隆对于“新发现”的《绘图老残新游记》感到非常兴奋。
“老残茶馆”值得济南关注并实施
刘奎向刘德隆介绍了自己关于在济南建设“老残茶馆”,以及如何把“老残”打造成为济南文化名片的构想。他认为,济南的泉水是全世界独有的资源,《老残游记》里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8个字虽然简短,却是世界唯一的,将泉水、城市、市井、人家的共生状态充分地表述出来,而泉水和老百姓在一个城市里有机交融产生的市井文化与人文景观,也是世界唯一的。所以如果能把这个资源利用好,打造好,济南就将是世界的济南。“老残茶馆”按照规划设想,它将是一个以“泉水”为主题,将《老残游记》文化、济南泉水文化、诚信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集古代建筑、壁雕、窗饰、木刻、家具、服饰和茶艺为一身的文化休闲空间。
刘德隆听了这个构想后,非常赞同,他说,这个构想很大胆,思考得比较深,是一个值得济南关注并进行实际实施的计划。
刘奎表示,“老残”是第一个“义务”的济南城市“代言人”。“《老残游记》本身和其中所记载的老济南是济南的重要文化资源,应该把‘老残’作为济南的文化符号。我认为,‘一本书、一个人、一个城市’把济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都包含在内了,《老残游记》和刘鹗对济南是有创造性贡献的,我们要在建设‘老残茶馆’中对此有重点表现。我感觉,如果这个项目可以落地,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建设的问题,还可以带动济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听了这些介绍,刘德隆很激动地说,他作为刘鹗的后人虽然也收藏了很多《老残游记》版本,也做过一些研究,但今天感觉从严薇青先生开始,济南已经成为研究、收藏《老残游记》的中心。这看起来是一本书的事,但实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是为济南增添文化内涵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