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8毫米到8厘米他把鞋做成鞋文化
一双微型鞋需要100多道工序
在彭仕增的微型鞋展厅里面,陈列着一百多双精巧的微型鞋,十二生肖、泉城济南、一带一路、花盆底鞋……这些鞋子平均在7.5厘米到8.5厘米之间,从微型鞋最初的构思到鞋子的构图、绘图、制作,全是彭仕增自己完成,“一双鞋子最少制作两三次才能完成,每双鞋子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在展架的最上方,陈列着最小的微型鞋,“这双鞋只有8毫米,我准备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彭仕增告诉记者,他的鞋子是根据实物以7:1的比例制作的,只能用刀、剪子、锉、针线这些基本工具做。
鞋子虽小,但制作工艺可是严格得很,“我的鞋子都是纯牛皮制作、防滑鞋底。”彭仕增说,正常的手工鞋子最少需要37道工序,但是微型手工鞋最少需要100多道工序,“不算构思的时间,制作这样一只微型鞋至少要耗费三天的时间,”先画鞋样、根据鞋样打磨出一个木头的鞋楦、再根据鞋楦裁剪出合适的皮料、然后绘制花纹、缝口等,“前前后后细数下来,需要100多道工序”。
“每双微型鞋都有一段故事”
在微型鞋展架上,不仅有仿唐朝的翘头履、仿宋朝的云头鞋、仿清朝的花盆底鞋,还有二三十年代的燕尾包头鞋、三四十年代的老三带、五六十年代的橡筋靴,八十年代的喇叭跟、九十年代的尖头鞋,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松糕鞋,彭仕增介绍这些鞋子的时候,脸上挂满微笑,“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每个都是我的心血,有人想买他们,我可舍不得。”
“这双鞋叫‘泉城济南’,我从2013年就开始构思做这双微型鞋。”彭仕增告诉记者,他从小生长在济南,一直想做双鞋子来表现济南的风土人情和自己对济南的喜爱。“鞋子最上面是三股泉水,下面紧邻着一座城,这就是泉城。”彭仕增说。“鞋底是船形的,鞋子和鞋面之间有条金色的线,有金光灿烂的含义,鞋面是蓝色的,上面画有几朵白云,象征着济南的蓝天白云。”彭仕增说做鞋子容易,难的是鞋子的构思,微型鞋就是一种艺术、一种鞋文化一种历史的变迁。“我所有的寄托都在微型鞋里面,我的想法、工艺、对社会的认知都融入进去了。”彭仕增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想把56个民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都融入到微型鞋中,和12个生肖一样,做成一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