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济南老鞋匠5年做了100多只微型鞋 最小的鞋仅8毫米
在彭仕增工作台上方贴着一张价目表,开线、清洗、脚掌加厚……不少项目报价不超过50元,最贵的一项是翻新鞋要价80至300元之间。他介绍“这里是老皮鞋厂旧址,当时让我来也是想保留一些皮鞋文化,没收我房租,这些年基本靠老伴的退休金补贴家用,一日三餐我都回家吃,除了买材料,基本没啥大开销,修鞋挣点钱就够买包烟抽。”
图③ 彭仕增给学徒授课
薪火相传 放弃北京高管工作女学徒来济学艺
13日13:30左右,彭仕增新招收的学徒廖婉如赶到工坊。“一周前,我才同意收她做学徒。”彭仕增边指导廖婉如用锉刀片皮子边说,“她1个月前就联系我,要跟我学微型皮鞋制作,还放弃了北京高管的工作,专门跑来济南跟我学。”
“学‘微型皮鞋’制作,首先得会做商品鞋,还得了解制鞋的原理才行,一步一步慢慢教她,这孩子心诚而且有悟性,是个好苗子”,彭仕增说,此前他曾招收过学徒,还劝退过两人,“有些原则性的东西跟他俩说了很多遍,但他们已经有根深蒂固的习惯了,一直改不掉,不适合做这行,我就劝退他们了。”
据了解,1981年彭仕增退伍回济后成为济南皮鞋厂的一名下料工,经过一年自学,他被破格提拔为皮鞋厂的设计师,“那时候场子有1800多号人,只有六七个设计师。”从此彭仕增便开始了自己的鞋匠生涯。1992年,济南皮鞋厂倒闭,彭仕增下岗,他曾卖过酒、保健品、家具,也做过成衣定制,2010年,他回到济南,在家附近开了一个修鞋店,勉强维持生计。“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制鞋工艺也越来越先进,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想做点什么让大家了解皮鞋工艺,2013年西街工坊建立找到我,我觉得这是个传承皮鞋文化的机会,就答应入住了。”
“我就是不想让这么好的东西被大家遗忘,我这30多年的经验积累,想要传给后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如果能这样,我也算没白活。”彭仕增笑着说,他把微型皮鞋做出来摆上展架,就是想用这种形式吸引人们关注,培养继承人,继续将鞋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