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八大仓库你听过吗?还有一处至今仍保存完整!
舜网-济南时报author:魏晔石
老仓库记者黄中明 摄
近日,济南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已结束,共筛查出380处历史建筑,并列入历史建筑名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一直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本次规划部门从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环境情感价值五个方面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了价值评估和评定,首批选取24处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
这批历史建筑分为传统民居类建筑、工业遗产类建筑、商业办公类建筑、宗教文化教育类建筑以及其他类建筑五种类型。从本期开始,记者通过整理和现场采访,将为读者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追踪它的历史踪迹,为您带来洗尽铅华后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奥秘。本期记者为您带来的是工业遗产代表&mdash&mdash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
过去济南人的生活仓今天的创意产业园
老济南八大仓库是什么?恐怕很多人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就连很多济南老市民都很少耳闻。可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却是关系济南市民民生安康和生活安逸的必需品,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的上世纪50年代,柴米油盐酱醋茶、大衣裤子车子碗这些与济南市民息息相关的东西无一离不开我们的八大仓库,它们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下的产物,分别是日用工业仓、501仓、机碳仓、机电仓、煤炭仓、土产杂品仓、食品仓、金属材料仓,它们就像我们的衣食父母一样,为当时济南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用品调配和储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仓库最终被遗弃和改建。近日,记者找到了其中一处仍保存完善的中国商业仓储公司山东分公司仓库,也就是现在的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老仓库已经焕发新颜,尘封已久的往事云烟却值得人细细品味。
秋日的济南,带着丝丝寒意,记者来到了位于槐荫区张庄路的园区。园区北门前一座巨大的茶壶雕塑格外引人注目,远远望去一排排红砖青瓦的老苏式仓库呈现眼前,那古老的砖混结构、陈旧的木质窗棂、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风化的承重砖墙与周边的现代化建筑并立,恍如隔世,就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娓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随后记者联系到自1980年便来仓库工作的原仓库主任老李,他与记者促膝面对,沏上一壶热茶,望着窗外正对着的老仓库,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位与他并肩作战几十年的老伙计的故事。
诞生于特殊时期肩扛民生大旗
我们将时间轴拨回到1953年的6月,那时的济南正处于一个积极向上却也艰苦困难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在这一年,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中国也开始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苏联确定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巩固自身实力的方针,为中国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经济援助,共投入了156个援助项目。其中,根据苏联专家设计图纸建设的中国商业仓储公司山东分公司仓库,也在这一年的济南建设起来。
老李告诉记者,当时这个仓库在商业系统方面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一个仓库,面积在四五万平方米以上,并有运送物资的空军一号铁路线贯穿于此,老百姓所用的服装、鞋、锅碗瓢盆、洗化用品等都是该仓库所存储的东西。主要服务的对象也是二级批发站,也就是指全国大中城市设立的物资调拨的批发企业。因为当时的陆路运输并不是很发达,我们更多的是依靠铁路运输来完成,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尤为重要,尤其是部分赈灾物资都是关乎到人民生活保障的大事。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仓库主要用于储放国家物资,起到蓄水池的作用。物资通过我们分散,分流到各个地区和县市,所以老李老一辈的同事在当时肩负着很重的责任和使命。上世纪70年代,咱山东80%的日用工业必需品都来自这里,老李骄傲地说。
曾为国家军需重地库管员带枪执勤
我带你去外面看看吧,咱们边看边聊,话语间,老李起身带记者向园区走去。走进园中,虽然四周都透露着茶园的气息,可是依稀还可以看出,这一座座足有四米高的苏式建筑外表下的庄严与严谨。老李告诉我们,当时的仓库归国有,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因为存有大量的赈灾物资、保障市场的日用工业品和少量的军需物资,所以当时的仓库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库管员当时可都是配枪执勤的啊!仓库的电话都是保密电话,就连仓库的工作人员姓名都是保密的。老李郑重的说道。有库存内容的统计数字更是要严格保密不许泄漏,在那个时期我们的仓库是不储存社会物资的。走过辉煌承担我市首次全国性活动保障
径直走入园内,记者发现了一条细长的铁路和废弃的绿皮车厢,系原解放军711部队铁路军事专用线,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空军一号铁路线。老李说这也是当年他们辛勤工作的见证,感觉虽然仓库和铁路的职能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一股精气神仍旧洒在这片土地上,最让我骄傲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那时我们济南还是很少承办全国性的大型活动的,我们有幸参与了1988年10月在济南举办的首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为来自40个城市参赛的2695名运动员提供了部分物资保障工作,这是让我非常难忘的。
仿佛有一刻,记者看到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眼前的铁轨,50岁的老李矗立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仿佛都是他年轻时在仓库挥洒汗水的影子,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记起自己背起行囊参加工作时那17岁的样子。
与时俱进老仓换新颜变身茶园再起航
经过一上午的攀谈,记者话别了老李,找到了现在园区的负责人任老师,他告诉记者,过去,一墙之隔的茶叶加工厂加工的产品,都在这个仓库储藏,也算是和这个老仓库的一点渊源吧。据了解,仓储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广友集团2002年开始涉足茶行业。考虑到使用错位经营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市场,不要有太多同类竞争。同时也因为它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产物,也有着曾经储存过不少东西的经历,所以根据这个历史原因才取名叫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保留了绿车皮和站台等老工业遗址,建筑风格沿袭原苏式仓库特色,在保留原仓库建筑元素符号基础上,与现代艺术融合创意设计而成。整个园区占地面积近8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设有特色展馆近200个。产业园建筑风格沿袭原苏式仓库特色,在保留原仓库建筑元素基础上,与现代艺术融合创意设计而成,建立了A、B、C、D、E几个区域,突出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记者从负责人的手中借阅到由张雪峰在1987年编纂的《济南市商业储运公司志》的珍贵资料。从中了解到,仓库建立之初的1953年年底整个职工队伍的总人数也只有108人,每个月工资也只有38.87元,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自1953年的全年34.461元的现金收入增长到1986年的6.275.977元,仓库从平均储存5.061吨增加到57.896吨的巨大提升。60年一甲子,回首望去这个历经风雨的老仓库,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面庞经历着并为我们诉说着下一个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