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文化8000年之源流与城即园林特质
来源:济南时报
图一:伯泺父壶盖中的“泺”字
图二:带有“泺”字的甲骨
图三:甲骨文中的“泺”
图四:金文中的“泺”
图五:黑虎泉王锋摄
图六: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局部)形象体现了济南“城即园林”的特色
考古发掘和民俗学的资料表明,济南远古先民的生活习性,已有明显的“泉水胎记”,因而应该把济南泉文化的历史延展到8000年以上,使“泉”成为济南8000年一以贯之的文化标记和生命根脉。
章丘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均距今8400-7700年)中,先民的卧室都有特别烧烤过的坚硬的“泥地板”(1厘米厚,黄膏泥烧烤),显然是多水环境中的一种防潮措施。
长清月庄遗址(距今8000年)发现26粒稻种,这是目前我国北方见到最早的稻米遗存之一,弥足珍贵,也实证着8000年前济南温润多泉的环境。
考古工作者在小荆山遗址的墓葬群中搜集的全部随葬品共14件,除1件骨器外,其余有10件蚌壳、3件蚌壳制成的工具。其中两座女性墓中又有纽形蚌饰和蚌簪,这是泉水留下的审美印记,是济南8000年来一以贯之的泉文化的标记。
小荆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骨,可分类为22个种属,其中淡水蚌类等7种,淡水鱼2种,龟1种。淡水生物种类比例之高,是其他区域的文化遗存中少见的。尤其是2块龟甲的出土,可以使人产生很多有关“泉水”的联想。
济南的远古居民,根据学术界一致的看法,就是后来古文献中的“东夷”。《说文解字》在解读“夷”的造字成因时说:“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这里的“大”是“身躯高大”,“从弓”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善于使用弓箭的人”;另一种解释是“人蹲踞状的摹写”。因为甲骨文、金文中的“夷”都是人蹲踞的造形,故后一种解释可能更接近“夷”最初造字的实情。这种“蹲踞”的习俗一定与多水的生活环境有关,尤其是与济南泉城这种“遍地泉水”的生活环境有关。这也是远古先民的“泉水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