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如何靠“艺术文化”搏天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当今中国内地正在兴起新一轮城市和城市群的竞争。尽管对于“城市竞争力”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但是它至少应该包括一个城市集聚、利用和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同时也包括这个城市在更长时间里的发展思路。对很多城市而言,发展思路应该是更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一个城市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发展地位和竞争水平,决定了这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
这种潜力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它是指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诸要素和环节中对城市竞争力提升贡献最大、最关键的环节和要素。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是资本整合运作,有的是尖端技术研发,有的是先进的制造业,有的是前卫建筑设计……。那么,对济南来说,文化,应该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济南未来的发展中,重视文化这一观念,应该渗透到我们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方方面面。济南,应该靠文化发展搏天下。
济南刚刚凭借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赢得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与赞叹,今天我们已进入后全运时代,又恰逢新世纪一个崭新十年的开始,我们该如何在这个良好的开端振奋精神、厚积薄发,争取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拔得头筹?2009年岁末至2010年伊始,在连日来的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到,重视文化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树立大文化的观念,将文化视作济南未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打方向,正在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文化是增强济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城市竞争,表面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则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支持社会发展的动力最终还是文化,文化的滞后将直接影响城市健康、有序、正常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文化建设补补课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曾任济南市人大副主任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和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的朱文兴教授认为,济南要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在国内外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不是靠高楼大厦,也不是靠工业产品,而是靠文化。“有人认为,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如盖高楼大厦容易看到变化,这是短视的。诚然,该盖的高楼大厦还应该盖,但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和软实力的增强,主要还是靠文化”。
文化是济南城市形象的灵魂,是济南的特色和魅力之所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才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吸引力。没有文化的城市如同沙漠,有文化的城市才有创新、创意、创造能力,才有独特的情调和吸引力。
朱文兴说,文化是增强济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当今世界的竞争,表面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实则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包括价值观,包括创意、创新、创造能力。“不管是工农业还是制造业,济南的产品要想增加附加值、占领国际市场,从根本上讲也要靠文化,比如要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设计等等。任何一种产业,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其发展肯定要受局限。”
市考古所所长李铭介绍,学术界现在有些新的提法,很多专家认为不能光提建设城市,应该将眼光更多转到建设文化、发展文化。李铭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速度应与经济发展速度并驾齐驱。文化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力不会很长,根本上看也缺乏灵魂。”在他看来,支持社会发展的动力终究还是靠文化,文化的滞后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健康、有序、正常的发展,“济南的城市发展硬件已经不落后,我们的很多设施比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差;现在的问题是软件差距太大,我们的文化素养、社会各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品质还相当落后。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发展经济,将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方式。”
李铭介绍,从历史经验也可以看出,文化发展比较好的朝代整体社会发展都比较先进,比如唐、宋以及清朝前期;而与之对应,文化的缺失则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经济的发展忽视继承传统文化,人的整体素养也在降低:忽视孝文化,就带来了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诚信文化缺失,商业发展就面临瓶颈。比如最近发现的曹操墓,很多人对其真伪表示质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文化的不信任性。主体文化的不健全,对社会价值体系打击很大。”
李铭说,有数据显示,山东省的文化投入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后列,这是亟须改变的情况,“我们所说的文化涵盖很广,不是纯文化而是大文化,包括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体系。我们应该对文化建设补补课。”
应当将资源型文化转变为创意型文化;我们的差距不在于不重视,而在于发展慢、没激活;应创造一种时时刻刻有人文情怀、人文关怀的建设发展氛围,既要都市经济的GDP,也要城市文化的DNA;一个城市的文化特点要超过经济特点,才会比其他同等城市更具有竞争优势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刘奎说,在社会发展的坐标系中,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应该是一个并行的轨迹,二者的进程应该是合拍、互动、互为促进。韩美林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城市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魅力,而魅力则来源于文化和艺术。刘奎介绍,几年前济南曾做过一次总体规划,当时提出济南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魅力济南”:“‘魅力济南’必须有文化含量,一个城市的文化特点要超过经济特点,才会比其他同等城市更有竞争优势。”
刘奎说,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这说明我们的文化资源、文化载体非常丰富。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突出文化的地位已成为共识,很多文化底蕴远不如我们的城市都在加大文化发展,济南不应该落在后面。“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多是资源性文化,而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努力使资源型文化转变为创意型文化,变简单继承为主动应对、变单纯保护为积极开发”。刘奎说,靠文化发展搏天下,不能简单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坐享其成上。
目前我们各级领导已经认识到文化在一座城市未来发展之路上的重要性,刘奎说,“如果做个横向比较,济南和某些前卫城市、或者某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差距不在于不重视,而在于发展比较慢。我们缺少的是对文化资源的一种激活。”他介绍,无论是杭州、苏州还是上海、深圳,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把文化资源做成文化名片,而济南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激活的文化资源,“给文化资源找到出路和方向,借鉴其他同类城市的先进经验,应该是我们加大文化立市的着力重点之一”。
作为建筑规划设计专家,刘奎介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城市建筑的趋同都被认为是最大的忌讳,避免这种现象,就要从地域和文化上寻找自己独特的东西,要使城市有特点,必须要抓住地域文化的脉络和特点,“城市的差异性不是在这个城市里做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就可以彰显的,而在于这个城市的建设必须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基础,凸显本地人文特色。这种人文的东西就是一座建筑的气质,也可以提高建筑本身的含金量。”他说,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一座超高的钢铁建筑,但是借鉴了中国塔的元素,这就是特点,这样一个大厦放在美国就不合适。济南的文化发展就要彰显济南的人文特点。
在前段时间采访市文化局局长邹卫平时他同样指出,作为一个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大省的省会,济南具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其中众多的文化资源都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就是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竞争力,济南的文化竞争力在全省的地位无需多言,即便放在全国也有相当的优势。”他表示,在下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文化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初我们提出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但是文化建设达到哪些标准才能称作‘强’必须明确。”
邹卫平从硬件、队伍、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济南靠文化发展搏天下的紧迫性、必要性与优势所在。他认为,发展文化需要多种资源,而人才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资源。“文化竞争很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济南作为全省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在揽聚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济南从古至今名士众多、人才辈出,要靠文化搏天下,光靠资源不够,还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并把现有人才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
他表示,城市建设硬件做得再好,马路再宽、大楼再高,假如人文关怀不足,也不会有永续和健康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济南就此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不够,应该再加大力度,创造一种时时刻刻有人文情怀、人文关怀的建设发展氛围,保护和合理利用好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既要都市经济的GDP,也要城市文化的DNA,否则我们的城市建设必将千城一面,没有灵魂和特色。”
在文化硬件建设方面,邹卫平强调,大家都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但是“灵要归位,魂要附体”,载体的建设不能忽视,“我们目前的一些主要文化基础设施与省内城市的比较都让人汗颜。文化强市强在哪里?必须要有达到一定水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美术馆、文化馆、市民文化中心、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朱文兴教授在济南生活了几十年,对济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济南的城市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文化建设不同于盖高楼大厦,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是一种积淀,需要点滴积累、长期积累。他对济南文化的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保护和发掘济南优秀的历史文化。济南值得保护和发掘的文化资源很多,这中间不仅包括已经列入国家和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要保护和利用好,还包括曲水亭、芙蓉街片区的老街巷。这个片区许多院落看似破旧,实则多是明清时期建筑遗存,还有许多年代更早的古迹。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街名都有许多历史故事,承载着济南的历史文脉。从这里的小街巷不仅可以触摸济南悠久的历史,还可以看到济南“原住民”的市井风情。这是老济南独有的市井文化,值得保留和挖掘。另外,曲水亭、王府池子、起凤桥这一带“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也是济南独有的文化元素。“我陪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的学者游览四大泉群和曲水亭片区后,给人家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曲水亭片区的老街巷。大家感到这里最有韵味和特色,这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
二是培育以时尚、创意为重要元素的现代文化。济南本土文化中缺少时尚、创意、精细、讲究的元素,表现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上,美感不足;在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创新不足;在市民生活情调上,时尚不足,缺少现代化大都市的高雅、浪漫情调和创新力、竞争力。济南应该加快多元文化精华的的融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塑造全新的现代城市。“建议仿照上海卢湾区泰康路田子坊的老街巷‘软改造’,建立融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国际文化社区的做法,在曲水亭片区引进著名艺术家和时尚饰品创意人才,建立工作室,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营造时尚、创意的文化氛围,引领时尚和创意文化的发展,并渗透到工业设计制造、城市建设管理和市民日常生活中去,增强济南人的创意、创新、创造能力,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济南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重视文化不一定非体现在建设多少文化项目,而在于树立观念,这种观念要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将在济南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文化重在积累、重在建设,现在积累已经足够,而建设将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智慧
山东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表示,作为文化产业的经营者,自己切实感到近年来省市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发展文化软实力、借助文化的力量搞好省会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济南发展文化有着良好基础和雄厚资源,过去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市民百姓和社会各界也认识不足,随着文化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济南市也在确立文化发展目标,社会各界都给予支持关注,文化产业的各行各业更是责无旁贷,应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省会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刘强认为,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一是要做好继承保护,弘扬传统文化;二是要搞好创新,积极打造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文化。“2009年成功举办的全运会为济南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它让全国、全世界都对济南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后全运时代我们该如何乘势进一步将济南的城市影响力发扬光大,这是值得社会各界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他说,打造文化软实力,要政府、社会、企业、舆论共同入手,“四管齐下,济南大有文章可做。”
邹卫平说,文化建设要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每一步,“经济可以让城市强大,而文化则可以让一个城市博大、远大、伟大。古语说‘主雅客来勤’,只有文化建设做好了,各项建设工作才会更有发展潜力,济南才会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拔得头筹”。他说,2013年济南将迎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这是一个好契机,不管是在弥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欠账方面,还是在营造全社会关心文化、重视发展文化的舆论氛围方面,都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济南可以在这几年内集中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加大文化建设,“全运会作为一个体育赛事,给济南带来的关联效应和放大效应都十分巨大;‘十艺节’将会是一个比全运会更具延伸效果和社会效应的重大机遇,一定不能错过。”他进而强调,文化重在积累、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现在积累已经足够,能否建设得好,就看我们的胆识与气魄,如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未来济南靠文化发展搏天下“大有希望”。
刘奎则表示,毋庸讳言,商业利益的驱动力非常大,这种现象即使在国外很多城市也存在。“重视文化不一定非体现在建设多少文化项目,而在于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要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要看到的是,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实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耐心,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他也说,假如社会各界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凭借良好的基础,济南完全可以在几年时间内走在一线城市前列。